據了解,河北省電力公司在全國供電系統首創的“農電五分離”機制,是在去年所轄任丘、武邑、清河等16個縣試點基礎上,今年進行了全面推廣,使今年1至8月份關于農村電費的投訴量同比減少了40%以上。
此前,河北省電力公司農電系統營銷管理,采用的是以營銷為管理職能部門、供電所承擔主要業務工作的管理模式。指標管理是這種以區域管理為主的抄、核、收一體化的營銷管理模式的核心。圍繞線損和電費回收指標的完成,衍生了考核者與被考核者之間的博弈,很容易滋生“權力電”“人情電”,造成電費問題一直是農民投訴的熱點。
“在供電所,班組職工既是10千伏、0.4千伏線損的責任人,同時又是線損、用電量等原始數據的上報人。”該公司農電工作部負責人作了一個生動的比喻,“這就好比一個人既當‘會計’又當‘出納’,形成了滋生漏洞的‘環境’。為完成線損指標,個別電工通過冒抄電量、改變用電性質,使計算出的線損下降。還有一些電工為了省事,估抄電量,甚至漏抄電表。”
針對這一問題,河北省電力公司積極探索新的營銷管理模式。在反復調研、充分論證的基礎上,最終形成了新的農電營銷管理模式,將抄表與管理、核算、收費、稽查、計量等5項營銷業務徹底分離。具體工作流程是:抄表:各縣供電公司成立直屬的抄表中心,負責所轄區域內高、低壓電表的抄錄工作。農村電表箱上全部加裝條形碼,電工實地掃描條形碼完成抄表,這樣就確保了電量數據的準確。管理:電網的維護、搶修不再由過去的抄表員負責,明確基層供電所負責10千伏線路、臺區及低壓線路的運行、維護、巡視、檢修、緊急搶修和線損管理等工作;核算:抄表數據出來后,電費管理中心統一核算電量電費,統一發行票據;收費:供電所和客戶服務中心根據電費管理中心發行的票據完成電費回收工作;稽查:稽查班負責用電稽查、反竊電和異常情況的核查和處理工作;計量:電能計量中心負責全縣所有高、低壓電能表的新裝、輪校及異常處理等工作。各個環節之間,嚴格實行標準化管理。新的農電營銷管理模式,在各項業務之間形成了相互促進、相互監督的閉環管理。“就像一個現代化的生產線,每一個環節都必須緊張起來,其中一個慢了,其他環節就會對其進行督促。”
隨著“五分離”在河北農電系統的全面鋪開,經濟和社會效益立竿見影。平均售電單價明顯提高,農電系統高、低壓線損率分別同比下降0.25和0.2個百分點。同時,由于抄表與管理、核算、收費、稽查、計量等5項營銷業務徹底分離,從根本上杜絕了“人情電、關系電、權力電”產生的“土壤”,徹底解決了對用戶吃、拿、卡、要的現象,客戶投訴大幅度下降,客戶滿意度顯著提高。
同時,為了方便收費,河北省電力公司已開始探索在農村小賣部設立代收費點。現在石家莊市已經普遍建立了農電代收費點,農民到小賣部買東西時就可以交電費、領取電子發票,非常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