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新聞網訊( 記者 張文娟 通訊員 張宏艷 )2010年是山西智能電網建設規劃試點階段的關鍵之年。山西電科院作為技術監督、服務、開發和技術信息中心,以科技的發展與創新推動智能電網發展。
山西電科院積極發揮技術專家優勢,抽調22名技術骨干成立智能電網工作組,開展人才培養、技術儲備、課題攻關等工作,建立智能電網文件、標準、規范,舉辦了兩次全院智能電網專題培訓、兩次省公司智能電網專題講座。在《山西省堅強智能電網“十二五”發展規劃報告》六個專題研究報告中,該院編寫了“山西省電力需求預測及負荷特性研究報告”等四個部分,參與編寫了《能源系統發展需求的智能電網方法》等相關內容。
山西電科院開展了特高壓狀態檢修技術研究、電能質量智能化監測系統研究與建設、智能電網計量系統關鍵技術研究等7個智能電網技術研究項目,編制了《山西電網智能變電站驗收規范》,建成山西電網輸變電設備在線監測中心、省公司用電信息密鑰系統試驗室、電能質量試驗室,為堅強智能電網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2010年5月,省公司和該院組成密鑰管理系統建設管理小組和技術小組,在缺乏資料、無可借鑒的情況下,認真研究國家電網公司用電信息密鑰管理系統典型建設方案,五易其稿,制定了《電力用戶用電信息密鑰管理系統建設方案》,并結合山西電網實際情況,3個月內開發出適合我省的智能電能表檢測密鑰管理系統。
山西電科院不斷加強實驗室建設,改善試驗研究基礎條件,建成國家電家電網公司“電力沖擊負荷特性研究實驗室”及RTV防污閃涂料試驗室、電力系統數字仿真試驗室、DCS仿真試驗室、六氟化硫試驗室、電磁兼容試驗室5個省公司重點試驗室。2010年4月,該院完成“全數字化變電站動態仿真系統開發研究”項目,通過了山西省科技廳組織的鑒定。專家組一致認為,該仿真系統填補了數字化變電站動態仿真測試領域的空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