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家庭報裝可能超過30戶
上個月底,東莞市正式印發《關于組織申報東莞市分布式光伏發電資金補助項目的通知》,明確將對使用分布式發電的企業及家庭用戶進行補助,補助對象及范圍為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綜合示范城市創建期間),在東莞市發改局備案的,并于2016年12月31日前并網發電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
按照該通知,不同項目的補助標準有所不同。其中對使用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的各類型建筑和構筑物業主,按裝機容量25萬元/兆瓦進行一次性補助,單個項目最高補助不超過200萬元。
對機關事業單位、工業、學校、醫院、居民社區等非自有住宅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的各類投資者,按實際發電量補助0.1元/千瓦時,連續5年進行補助。
對利用自有住宅及在自有住宅區域內建設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的自然人投資者,按實際發電量補助0.3元/千瓦時,連續5年進行補助,補助時間自項目實現并網發電的次月算起。
據市發改部門監測,該政策實施以來,社會各界上馬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的積極性提高了很多,但就申報補助的項目來看,家庭用戶申報的積極性要強于企業用戶。據統計,目前,東莞全市已有約10戶家庭申請報裝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有1戶已經建成并網發電。市發改局預計,今年,申請報裝分布式光伏發電的家庭有望超過30戶。
東莞市光合新能源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透露,自從東莞市政府公布分布式光伏發電資金補貼項目政策后,該公司接收到的安裝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數量比往常上升了2倍,其中在石龍鎮的一個項目即將在9月份完成并網。
“但從現在的情況看,自有住宅光伏發電的項目數要比企業多。”該負責人認為,出現這一情況的原因主要在于很多企業的廠房或場地都是租用的,而投資光伏發電需要5年才能收回成本,這使不少意向企業望而卻步。其次,分布式光伏發電需要滿足很多條件,例如工廠資質、工廠結構等。
鎮村工業園區積極性不高
這一情況引起在場的部分鎮村工業園代表的共鳴。來自基層鎮村工業園的代表指出,此類工業園多為集體經濟,使用分布式光伏發電需要投入大量資金,村集體經濟難以支撐的同時,也難以獲得廣大村民同意。
“東莞太陽很厲害的,投資者不要小看屋頂式光伏發電,它不僅可以減輕電壓負擔,更值得關注的是除了自發自用外,余電還可以出售。”面對上述意見,市發改局相關負責人回應稱,鎮村工業園區可以利用現有的資源覆蓋光伏板實現分布式光伏發電,資金投入部分不一定需要自己出資,可以引進社會資金參與其中。
至于回報周期問題,該負責人表示,除了東莞層面的補助,省一級層面也會有相關補貼,企業可以積極爭取;且隨著鼓勵政策的進一步鋪開,相信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價格后續將會有所下降。
仍有55兆瓦補助容量可申請
東莞市分布式光伏發電資金補助時間自項目實現并網發電的次月起,連續5年進行補助,并按照先到先得原則,但關鍵是先實現并網發電。按照現有政策,全市補助的總容量為62兆瓦,目前全市仍有55兆瓦的補助容量可申請。
在政策推廣會上,有企業代表就對是否必須并網發電才能獲得補貼提出自己的看法。
廣東易事特電源股份有限公司正在洽談投資一家企業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該企業代表認為,由于項目是企業自發自用,沒必要并網,希望可以允許企業不并網發電也能獲得補助。
對此,來自供電部門的代表解釋稱,用電時間和用電設備涉及到電壓電流,并網后可以提供穩定電流和保護用電設備。出于安全性考慮,自己發電也有并網的要求。若企業一定要自己發電不并網,需要安裝蓄電池,但是安裝蓄電池成本高,不符合投入和產出比例。
“要實現并網發電才可以獲得補助。”市發改局一名相關負責人表示,為方便有意向的企業和自有住宅及自有住宅區域內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的自然投資人申請,相關部門簡化了項目備案程序和財政補貼手續,申請者只需填表和提出意見即可。但考慮到用電安全和推廣的經濟性,實現并網發電仍將是發放補助的硬指標。 來源: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