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河南電力系統內基層單位網絡條件較差,信息通信基礎設施薄弱,很難滿足不斷增長的通信業務量。為使這一現狀得到緩解,河南電力開展網絡覆蓋與帶寬提升項目,極大程度提高了供電所(營業廳)網絡帶寬和信息安全質量,提升了服務管理水平。
從無到有
建設信息高速公路
7月19日,伊川縣供電公司水寨供電所所長李亞軍登錄網絡大學系統,點擊課程播放,講座畫面立刻清晰地呈現出來。“現在供電所(營業廳)鋪設了光纖專網,帶寬達到千兆,那些‘高大上’的業務系統再也不是只能看不能用的擺設,我們基層供電員工也能接受遠程培訓,實現資源共享,心里別提多高興了。”李亞軍說。
實現“光纖專網覆蓋、千兆帶寬提升”這一愿景的并不僅僅只有伊川縣供電公司。6月30日,河南電力基層單位網絡覆蓋和帶寬提升一期項目順利通過竣工驗收審查,并同步完成建轉運交接工作,正式投入運行,鄭州、洛陽、許昌、鶴壁地區22個縣公司共計298個供電所(營業廳)的信息高速公路從無到有全部建成。
自2015年起,河南電力根據國家電網公司統一部署,全面開展縣公司供電所(營業廳)網絡覆蓋和帶寬提升工程建設,該項目還是河南電力“農網發展上臺階、農電管理上水平”三年行動計劃重點通信工程項目,分兩期建設投運,二期項目計劃于2017年6月竣工,將覆蓋安陽、周口等13個地區82個縣公司供電所(營業廳)。兩期工程共將新建光纜5128千米,安裝通信設備5528套,改造供電所(營業廳)機房1783個。“屆時,全省17個地區104個縣將完成千兆數據通信網改造,全部步入信息高速公路時代。”河南電力科信部通信處長劉文軍說。
一兆到千兆
信息高速公路實現跨越式發展
走進鄢陵縣供電公司馬欄供電所信息通信機房,干凈敞亮是該所給人的第一印象。機房安裝了防火門窗,機柜里設備、網線整齊地擺放著,一旁新裝的空調正在運行。“在這里,設備是很金貴的。為確保設備安全運行,我們特意鋪設了防靜電地板,粉刷了墻面。”該所信通運檢班班長田俊紅說。
通信設備運行條件的改善是這次項目給基層單位帶來的最直觀好處,而信息處理效率的提高帶來的影響更深遠,這在許昌供電公司信通公司經理杜劍波眼中是一場革命性的改變。“過去租用運營商的網絡,帶寬能達到1兆就不錯了,勉強維持兩臺電腦運行,縣里供電所僅能完成最基本的繳費業務。現在使用電力專用光纖,帶寬提升了900倍,能帶動所里一切IP業務,真正實現國網公司所有業務系統延展到每一個供電所,這種跨越式的發展前所未有。”杜劍波指著電腦屏幕上顯示的千兆帶寬網速測試結果說。
作為對外服務的窗口,供電所(營業廳)最頭疼的問題就是租用運營商網絡可靠性低,業務無法正常進展,服務質量也深受影響。而現在通過鋪設電力專用光纜通道,網絡可靠性大大提高。
“為確保網絡可靠,我們還做了很多工作,包括使用PTN+三層交換機技術,實現核心主備雙鏈路自動切換、PTN環網保護、三層路由安全互訪等。”河南省電力公司信通公司工程中心副主任姬發家說,我們通過建立省、市、縣三級一體化建管模式,成立專項工作組,嚴格管控項目安全、質量、技術,全力為基層單位建設更可靠、更堅強的寬帶網絡。
勇于攻堅
項目建設經歷大考
“網絡覆蓋和帶寬提升項目帶來的好處很多,面對的建設困難也十分艱巨。”今年3月,浚縣網絡覆蓋和帶寬提升工程基本完工,進入試運行階段,浚縣供電公司通信負責人桑磊終于可以稍稍松口氣。
像桑磊一樣投入這場項目建設之戰的還有很多信通人,他們在項目建設的5個月時間里,完成了勘察現場、鋪放光纜、設備安裝、機房建設、業務割接等大量工作,為確保工程按期投產,一天跑大半個縣城,平均連續工作15個小時,連續30多天沒回家一次。
尤其在業務割接階段,為不影響正常工作開展,浚縣供電公司信通人晚上調網絡,白天逐個辦公室調整計算機終端,幾乎把家都搬到了單位,跑遍了浚縣供電公司所有部門和分管的9個供電所、11個變電站,最后用了三天四夜順利將400余臺計算機網絡終端割接至新建PTN網絡。
除了任務重、時間緊外,縣公司信通領域人才力量薄弱,如何攻克技術難點是項目開展的另一大難題。對此,河南電力成立技術攻關團隊,編制安裝、驗收和數據配置規范,開展集中、現場培訓。市公司對縣公司進行技術幫扶,還組建“帶寬提升”微信群,確保問題在現場得到有效解決。
“越是艱難的工作越能歷練人,歷經這次‘大考’后,我的業務能力、管理能力都得到很大提升。”桑磊說。既然參與工程建設項目,就要以高度負責的態度堅持做好每件工作,這是建設此次項目的信通人內心真實寫照。 來源:中國電力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