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內蒙古自治區發改委擬定的《內蒙古自治區電力體制改革綜合試點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已于今年10月份獲得國家發改委批復,并開始制定細化措施。
內蒙古電力體制改革綜合試點方案中指出,由于我區地域狹長等原因,全區電網分為蒙東電網、蒙西電網兩部分。蒙東電網由國家電網公司管理,蒙西電網由內蒙古電力公司管理。2009年6月,呼興電網整體劃轉給國家電網公司統一運營,內蒙古東部4盟市組建了內蒙古東部電力公司,供電面積47萬平方公里,500千伏電網逐漸起步,從赤峰、通遼擴展至呼興地區。內蒙古電力公司進行了兩次“廠網分開”改革,從根本上剝離了發電業務,供電區域涵蓋蒙西地區8個盟市,供電面積72萬平方公里,是全國唯一的省級電網公司,初步形成“三橫四縱”的500千伏主干網架結構。
根據《方案》內容,自治區發改委要求,要逐步擴大蒙東電網大用戶電力直接交易試點,并開展蒙西電網輸配電價改革試點,推進跨省跨區電力交易。在確保安全、明確責任的前提下,積極發展融合先進儲能技術、信息技術的微電網和智能電網技術,提高系統消納能力和能源利用效率。因地制宜投資建設太陽能、風能、生物質16能發電以及燃氣“熱電冷”聯產等各類分布式電源,準許接入各電壓等級的配電網絡和終端用電系統。
同時,規定售電主體必須具備獨立法人資格、信用良好,擁有與售電規模和業務范圍相適應的注冊資本、設備、經營場所,以及具有電力系統基本技術經濟特征的相關專職專業人員。擁有配電網運營權的售電公司應取得電力業務許可證(供電類)。售電主體按照國家有關文件要求,履行“一注冊、一承諾、一公示、三備案”的準入程序。
《方案》指出,目前我區的電網改革仍存在不足。500千伏主干網架結構依然薄弱,不能完全滿足各地區之間電力交換和向外送通道匯集電力的需求。蒙東電網仍未形成統一的500千伏主網架,電網互濟能力差。城市配電網220千伏、110千伏布點不足,與城市建設發展不協調。鄉鎮中低壓配網、農村電網建設與城市、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不協調。蒙東地區仍有近10%的農網區域沒有改造,難以保障農牧民生活生產用電,同時還面臨農網還貸資金不足問題。
截至2015年年底,全區發電裝機容量10391萬千瓦,風、光等可再生能源裝機占比達到30%。
2015年發電量達到3920億千瓦時,外送電量1396億千瓦時,占全國跨省送電量17%。 來源:內蒙古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