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發服務理念、工作方式變革
——智能電表,客戶信服,“互聯網+”創新從此更多期待
歷時一年多的“雙覆蓋”建設圓滿完成,這項基礎性工作對于營銷服務已經和即將帶來的顛覆性改變,都讓人歡欣鼓舞、滿懷期待。
2002年參加工作的謝俊杰經歷過4代抄表作業模式,從最初深圳抄表是人工拿著抄表卡去現場抄,然后客戶拿著蓋了章的抄表卡去交電費的時代,到如今智能電表和低壓集抄所催生的指數級的迭代升級,他感慨良多,一口氣給了記者列了10多條雙覆蓋的好處和作用。
“像龍崗屬于關外,舊城改造頻率高,很多電表已經沒人用了。雙覆蓋建設過程中,因為要一塊塊表排查,就無意中把隱藏的‘僵尸表’排查出來,進行身份核對和銷戶,處理了近千只。”謝俊杰說。
建設過程中,深圳供電局通過將低壓集抄采集的數據推送至深圳供電APP,實現客戶日電量精確查詢與預測、鄰里用電排名、用電分析等增值服務,豐富了服務手段,提升了客戶滿意度。
以前一個月或兩個月抄一次表,周期長,無法了解客戶實時用電情況,遇到客戶有疑問,解釋起來費時費力。“現在我們可以把客戶每一天的用電情況都打印出來給客戶看,明明白白。最近就剛碰到一位對家里電費有疑問的客戶,我把那段時間用電情況詳細呈現給客戶,他就非常信服。”謝俊杰這樣說道。
智能電表和低壓集抄建成后,偷竊電行為也更容易被監測和發現,以前一些靠人工現場很難發現的偷漏電行為,現在系統上可以根據線損指標的比較揭露出來。深圳龍崗供電局通過雙覆蓋實用化數據分析,精準定位,已查處竊電行為43起,追補電量59.5萬度,涉案本金加違約金共計181萬元。
“‘雙覆蓋’建設的完成,既帶來了看得見的生產率、經濟效益上的提升,也帶來了服務理念上的革新,使過去許多想干但沒干成的客戶服務大數據和‘互聯網+’等方面的深度創新得以成為可能。”深圳供電局市場部主任黃慧山說。
據了解,深圳供電局“雙覆蓋”建成后,實現了全部抄表人員305人向運維人員轉崗,每年可以節約抄表費用1800余萬元。深圳供電局綜合線損率下降0.25個百分點,全年售電量約增加2億千瓦時,電費增收約1.6億元。
深圳供電局的營銷隊伍也在“雙覆蓋”建設中得到“革命性鍛造”,培養了一批懂技術、跨專業(計量、抄表、線損等專業)的復合型人才,一批近2—5年入職的新員工得到充分鍛煉,部分已經走上班組管理崗位。
黃慧山介紹,“下一步將充分依托智能電表及低壓集抄全覆蓋的有利條件,以‘抓運維、強應用’為核心,進一步增強營銷創新服務能力,推動營銷服務提質增效。完善終端運維考核機制,確保遠程抄表電子化結算率始終保持在99.5%及以上。逐步將已投入遠程抄表的低壓客戶抄表例日調整至單月一日,為探索實施不停電催費,進一步提高電費回收率積累經驗。”
黃金時代,不在過去,乃在將來。智能電表和低壓集抄“雙覆蓋”工作的高質量完成和進一步深化應用,將為深圳供電局推進市場化競爭業務,建立“一主兩翼、國際拓展”產業發展布局,提供堅實的技術支持和數據支撐,為深圳局加快向綜合能源服務公司轉型發展,建成“兩精兩優,國際一流”電網企業注入強大的力量,也拉開了南方電網公司上下一心、全面加速實現改革發展目標的新階段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