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多表合一”信息采集南通示范區高分通過國網專家組現場評價驗收,成為目前全國地市級供電公司中工程建設總量最大的“多表合一”信息采集示范區,標志著南通 “多表合一”建設邁上新臺階。
“我們年紀大的手機也不會用,每個月繳水、電、氣費要跑幾個營業網點。現在好了,可以在就近的營業網點一次性繳清,這真是給老年人解了一樁難事!”家住市區世紀東城的葛如均老人提到“多表合一”給生活帶來的便利,感慨萬分。世紀東城是90年代老舊居住小區,共40棟住宅樓,水、氣表均為非智能機械表記,無法直接遠程采集數據。供電公司與市自來水公司、大眾燃氣有限公司進行協商,通過為期一個多月的建設和調試,為非智能水、氣表安裝數據成像技術的直讀儀,實現電、水、氣“多表合一”信息采集。另一個信息采集示范小區中海碧林灣,是新建的高端小區,34棟住宅樓共有電表3789只、水表3375只、氣表2572只。供電公司以低壓電力線載波技術為載體,通過預先鋪設水、氣表的通信通道,讓小區全部接入“多表合一”信息采集系統,有效提升建設效率,大幅降低成本,目前多表采集成功率穩定在98%以上。
2015年,我市開始推進“多表合一”信息采集建設工作。今年,市政府將多表集采建設確定為“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印發出臺《關于加快推進“多表合一”惠民工程的通知》《“多表合一”信息采集數據傳輸標準》等一系列文件,有力推動了“多表合一”信息采集建設進程。目前,南通供電公司累計實現多表集采接入用戶21.7萬戶,覆蓋小區213個,采集成功率超96%,總體建設量在全國地市級公司中位居第一。
為方便居民繳費,供電公司營業廳設立“水、電、氣繳費”窗口,與電費窗口成為一體化收費窗口,推進一站式服務模式。針對水、電、氣營業交費網點覆蓋不足問題,供電公司通過江蘇電力微信公眾服務平臺向用戶開放水、電、氣用能信息實時查詢,并在示范小區裝設便民服務終端,實現多表綜合查詢和自助繳費。通過線上線下“一鍵式查詢、一站式交費、多單合一”智能服務,全市公共服務水平和群眾滿意度顯著提升。
此外,供電公司還利用采集系統中的用能損耗分析模型,實時監測水、氣表流量情況,及時發現并主動上報異常事件,成功實現小區用水管損統計,精準定位水管破損故障,將被動故障處理改進為主動隱患預排。
據悉,南通將繼續以“便民、惠民、利民”為目標,以“智能化、便利化、精細化”為重點,借助“大云物移”技術持續推動“一站式服務”便民新模式,打造智慧城市民生工程建設的“南通模式”,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多表合一”南通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