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邯鄲,一項旨在使鄉村變得更美麗的工程卻頻頻卡殼。
這就是近年來國家電網啟動的電網改造入村工程。電網入村緣何落不了地?國網邯鄲供電公司對此展開調研,結果發現背后有多種力量在博弈。
“利益關系十分復雜,再不改變方式,這場博弈終將變成零和博弈,最終變成多輸的局面”,國網邯鄲供電公司一位負責人表示。
由阻到和
河北邯鄲,地處華北平原,地勢開闊,人口稠密。
近年來,隨著當地經濟發展,一些大功率電器陸續在鄉村普及,邯鄲農村地區對電網擴容有著迫切的需求。
“農村供電需求猛增,配網建設是一項迫在眉睫的利民工程。美麗鄉村建設是農村現代化的一大抓手,是一項國家工程,作為央企,參與建設美麗鄉村可謂義不容辭”。國網邯鄲供電公司一位負責人說。
從2014年開始,他們以鄉村電網增容改造為突破口,踐行其肩負的責任。
工程實施沒多久,各施工點負責人就不斷打電話反映村民阻攔施工的現象。由于村民阻撓,電力設施選址、落地難,施工時常遇阻。
“一件讓農村更美麗、讓百姓用電更便利的大好事為何會遇到這么大的阻力呢?”為此,這位負責人帶領團隊,深入到邯鄲農村的田間地頭察民情、解民意。
時光如梭,僅僅數月,當地的施工工地就變了樣。
這位負責人指著新建不久的變電站說,2015年,他們電網入村工作得到了邯鄲當地村民的大力支持,多個工地順利施工,這個變電站正是2015年建成的。
另一個指標同樣說明變化。國網邯鄲供電公司監測,電網入村實施以來,各方滿意度明顯逐步提升,配網投訴率明顯下降,2015年共計處理投訴單1328起,同比降低47.68%,降幅居河北南網第一。這表明,對于電網入村,老百姓的滿意度在顯著提升。
多種力量在博弈
為何會發生這么大變化?這位負責人坦言,通過深入鄉村,他們首先扮演了一回社會學家的角色,對農村的情況摸了個“底朝天”。
根據施工點反饋來看,電網建設過程中所涉及利益相關者最多的是當地村民,這也是電網建設過程中產生沖突和矛盾最多的利益群體,是矛盾的焦點。
“村民是核心的利益相關方”,這位負責人說。他們對武安、館陶、永年三縣中存在施工受阻較重的3個村200余戶村民進行了問卷調研。分析結果發現存在著多個“不通”:一是項目實施過程不透明,村民掌握信息不充足,強烈表達了全程參與的愿望。二是村民受教育程度較低,電力知識匱乏,對電力設施產生誤解,這是電網建設中沖突越來越多的主要原因之一。三是村民收入偏低,對電網建設項目補償期望值過高。
這位負責人說,“核心利益方僅僅只是一點,電網改造還涉及政府、鄉鎮、村委會等其他利益相關方,這些利益相關方之間可以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因此,必須摸清各利益相關方的訴求以及對其他利益相關方的影響”。
調研還發現了一些深層次的需求和矛盾。由于電網建設提高了地方電力供應的安全性,給政府帶來了很多好處,因此政府很支持。同時政府又擔憂電網建設中的沖突會成為社會不穩定的因素。政府是基層組織的上級部門,如果由政府對工程提出相關要求、制定實施保證措施,將會切實提高電網入村建設的效率。
基層組織與村民的關系也較為復雜。基層組織作為電網建設中協調事項、發放補償費用的主要中間人,存在著以村民的支持要挾供電公司來獲取更多利潤的現象。有些基層組織干部無暇顧及村中事務,也增加了電網建設的協調難度。由于基層組織在電網建設補償工作中透明度不夠,沒有代表農民的真正意見,從而造成電網建設中沖突和矛盾越來越多。
由博弈到共贏
這位負責人表示,“在摸清楚農村社會關系網后,我們有的放矢地展開布局”。
與村民溝通是關鍵。首先是消除信息不對稱。在準備施工現場邀請環保支隊等權威機構針對村民擔心的電力設備噪音大、電磁輻射大等問題進行現場勘測,解除村民心中的疑慮。找準利益平衡點,建立利益補償機制是方法。利用電力設施周邊的空地植入廣告,收取的廣告費作為村民的補償。優化業務流程,盡量減少矛盾因素。工程前期設計在充分調研、保證電力設備深入負荷中心的基礎上優先考慮環境因素、村民等利益相關方的訴求,盡量將電力設備遠離村民樓房,做到節約用地、少占耕地。
在此基礎上,建立了政府、基層組織、村民全方位參與監督的聯席協調機制,保障了利益相關方的知情權、表達權,形成配合工作機制強力推進村級電網建設。
這位負責人表示,這最終形成了多方共贏的局面。
北京大學教授、經濟學家厲以寧曾指出“發展方式的紅利很重要,發展方式的改變就產生了新的紅利。但是所有這些紅利還不是最大的,最大的紅利是社會和諧紅利。”
上述負責人對社會和諧紅利有一番體會——電網建設外部環境涉及到多方利益群體,只有最大限度地實現利益相關方的目標,才能最終實現電網建設外部環境的和諧,而社會和諧最終化解博弈的局面,減少電網建設中的沖突。
對此,一位社會學家表示,“各種力在朝不同的方向使勁,無法形成最大合力,環境不和諧,電網改造自然阻力重重”。
厲以寧也曾指出,“社會和諧紅利要靠我們去創造”。
國網邯鄲供電公司在電網改造入村工作中,面對矛盾和沖突,通過深入調查研究,積極消除信息不對稱等問題,努力減少潛在矛盾,這些都是在創造社會和諧紅利,有利于創造和諧的社會環境。
社會和諧紅利正在產生釋放效應。國網邯鄲供電公司以武安、館陶、永年三縣試點為基礎,通過“以點帶面”的模式,在全市的電網建設中推廣,同樣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益。
“以社會責任為根基,創造更大的社會和諧紅利,是我們繼續前進的方向”,國網邯鄲供電公司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