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極星輸配電網訊:近日,山西出現大風降溫天氣,其中晉西北忻州盤道梁地區伴有較長時間降雪,給跨越此處的多條500千伏線路安全運行帶來不利影響。關鍵時刻,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啟動自主研發的自然災害監測預警系統,有條不紊地開展安全防范工作,使大電網從容度過了險情。
據了解,2019年,國網山西電力認真貫徹落實國家電網有限公司關于加快建設泛在電力物聯網的部署,取得了初步成效,為保證電網安全和優化業務管理提供了數據支撐,注入了強大智能。
■做好人員和知識儲備
“泛在電力物聯網是一個新生事物,沒有現成經驗可以借鑒,要建設好就必須首先弄清楚什么是泛在電力物聯網,泛在電力物聯網對電網發展有哪些幫助,只有厘清思路,提高認識,才能明確目標,找準方向,為今后工作打好基礎。”國網山西電力主要負責人這樣闡述學習的重要性。
在接下來一段時間,不斷有專家、教授請進來,相關專業技術人員走出去,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快速學習掌握泛在電力物聯網的相關理論,為加快建設泛在電力物聯網做好人員和知識儲備。一年來,國網山西電力先后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北電力大學教授等專業權威人士集中授課,累計培訓員工18600人次;選派15人脫產掛崗到信通、經研院、電科院實踐鍛煉,極大提升了整個員工隊伍對泛在電力物聯網的認知水平。
此外,該公司還與國網信產集團、大數據中心開展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的戰略合作,全方位夯實加快泛在物聯網建設的各項工作基礎。
■緊抓“一系統三平臺”建設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是一項集成關系更交織、網絡結構更復雜、邊界更模糊、終端更“泛在”的龐大工程,必須先揀要緊的辦。國網山西電力按照抓住主線、明確重點的工作方法,分清主次,區別輕重,堅持問題導向,強化專業協同,拉開了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的大幕。
其中,抓主線就是從根本上做好企業統一報表系統、源網荷儲智慧電網共享平臺、綜合能源智慧服務平臺和配網可視化智慧管理平臺“一系統三平臺”建設,這四大項目幾乎涉及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的融通發展、基礎支撐、技術攻關、能源生態、管理優化、綜合示范、質效提升、數據共享應用等各領域,同時,又與安全生產、客戶服務、企業運營、智慧能源、資源增值、開放生態、基層減負等企業最核心的業務密切相關。可以說,做好這四大項目研發既是對企業發展的有力促進,也是對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的典型實踐。
在此基礎上,國網山西電力按照國家電網發布的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大綱,進一步梳理明確全年其他32項重點任務,包括新能源云、智慧能源服務、數據中臺及云平臺建設,以及泛在電力物聯網技術與標準編制、電力現貨市場實踐與應用、區塊鏈技術研究應用等,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加快成果轉化
在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后,國網山西電力想方設法加快技術推廣與應用,確保成果得到檢驗和轉化。
如配網可視化平臺入選總部泛在電力物聯網最佳實踐案例,榮獲國網青創賽金獎;主網可視化平臺初步建成,1166處“三跨”區段可視化信息實時展示;自然災害監測預警系統成功應對山火、雷擊,被總部稱為“泛在電力物聯網很好的實踐案例”;“網上國網”84個業務功能上線,實現繳費、辦電、能源服務等業務一個入口、一網通辦、一站式服務……
同時,電力現貨交易在全國率先完成7天調電結算試運行,新能源云完成國網預驗收等。
此外,國網山西電力還大力倡導基層實踐,其中,太原供電公司研發新型電纜通道信息探測機器人;運城供電公司依托可開放容量的大數據管理,推動10千伏高壓客戶平均接電時長同比降低51.8%;晉城供電公司通過建設分組傳輸網PTN網絡,使信息內網網絡帶寬由100兆提升至1000兆;長治供電公司通過提升唯美諾工業園區的基礎感知能力,實現對小微企業用能的全狀態分析和精益化管理。
“2020年,公司將從能源生態、客戶服務、生產運行、經營管理、企業中臺、智慧物聯、基礎支撐、技術研究八個方向,謀劃泛在電力物聯網重點任務共47項,進一步加快建設步伐,讓智能電網更加從容。”展望新的一年,國網山西電力互聯網部負責人楊杰充滿信心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