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協網杭州9月24日電(記者 王碩 通訊員 仲新文)“安置小區的居住環境到底如何,原來我也心里沒底,但現在這種擔心完全沒有了,你看我們小區的環境多少好,進門刷個臉就行,路燈還可以充電,連窨井蓋都很聰明的,環境好得不得了!”湯華明是杭州市蕭山德慧公寓的一名業主,對于剛剛入住的新小區,湯華明連連稱贊。德慧公寓安置項目位于蕭山區蜀山街道,去年年底該小區部分交付,湯華明成為首批入住德慧公寓的業主之一。
和傳統的安置小區不同,作為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首個未來小區試點工程,浙江中新電力工程建設有限公司聯合國網杭州市蕭山區供電公司、蕭山區城投集團等相關單位,對德慧公寓開展了智能化改造升級,通過挖掘多維度電能使用及供電服務數據,全力打造了一個綠色、智能、低碳、健康的現代化未來小區。
在德慧公寓,智慧電力的身影布滿小區的每一個角落。移動互聯、智能傳感、人工智能、邊緣計算,這些先進的技術以智慧電力為核心在智慧用能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同時,也深度融入到社區治理的細微之處。
“智慧小區,住著舒心、安心,我一旦有什么異常情況,物業第一時間就會知道。原來小輩們不同意我們自己住,現在蠻放心了。”年近80的小區業主湯阿婆說道。像湯阿姨這樣的獨居老人,是小區的特殊服務人群,物業人員可通過電力大數據監測其用電情況,對像湯阿婆這樣的獨居老人進行重點監控。通過電力大數據和科學的研判,物業人員一旦發現電力曲線存在異常,就會立即上門確認獨居老人安全。
智慧電力讓湯阿婆的兒女們放了心,也讓人們改變了原來對安置小區的看法。傳統的安置小區多以出租為主,流動人口多,且獨居老人眾多,針對這種情況,浙江中新電力工程建設有限公司結合電力自身優勢,通過在社區居民樓電表箱安裝非侵入終端,對獨居老人、群租房等重點人群進行精細化服務,實現社區管理由粗放型向智慧型的轉變。
在德慧公寓,大到全感知配電房小到一個窨井蓋,這些被電力重新賦予使命的物件,連接成一張以電為核心的綜合服務網絡,讓傳統的物業服務模式得到改變。“有了這張網,我們物業管理起來也輕松多了!”德慧公寓物業管理人員小戴,正是這張綜合服務網絡的受益者之一。“現在就算一個窨井蓋壞了,或者有移位松動,我們都可以通過未來小區綜合服務平臺及時發現處置,服務上去了,物業和業主親如一家。”在未來小區綜合服務平臺,物業工作人員可運用智慧巡更、智慧物業等功能,開展社區安防、報修、家政、繳費等多重服務。
“公司積極參與社區治理,以小區建設為切入口,通過提前介入,聯合相關方協同推進,打造未來小區,讓業主有更強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浙江中新電力建設工程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道。
未來小區和電力的完美結合,將智慧電力“因子”融入到社區治理之中,小區里的煩心事、揪心事、操心事少了,老百姓的點贊叫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