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南昌9月29日消息(記者鄧玉玲)全社會用電量增長近1000億千瓦時;累計投入1378億元用于電網建設;總裝機規模達到5270萬千瓦;“獲得電力”指標在國務院營商環境評價中獲得“優秀”……9月28日,“江西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電網建設專題)在江西南昌召開,全面介紹江西這十年電網建設情況和主要成就。
新聞發布會現場(央廣網發 盛楊泳 攝)
十年來,國網江西省電力有限公司在省委省政府和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的堅強領導下,堅守能源電力的使命責任,立足電網企業的功能定位,推動傳統電力系統向清潔低碳、安全可控、靈活高效、開放互動、智能友好的新型電力系統轉型升級,用生動實踐奮力書寫了江西十年答卷。
新聞發布會現場(央廣網發 盛楊泳 攝)
江西電網發展實現歷史性突破 正式邁入特高壓交直流混聯時代
十年千億投資,電網規模翻番。累計投入1378億元用于電網建設,110千伏及以上電網變電容量達到16592萬千伏安,線路長度達到43063公里,分別較2012年增長了2.58倍、1.81倍,帶動全社會上下游產業投資超過2600億元。先后建成雅中—江西±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和南昌—長沙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工程,武漢—南昌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工程9月已順利開工。江西電網正式邁入特高壓交直流混聯時代,改變了長期處于華中末端電網的地位,加入全國范圍電力能源優化配置的“朋友圈”。500千伏變電站增加15座、累計達29座,形成“一核四翼五環網”的骨干網架。220千伏變電站增加87座,累計達190座,基本實現“縣縣覆蓋”。110千伏及以下配電網得到長足發展,尤其農村電網基礎設施顯著改善,實現了村村通動力電。
江西供電保障能力邁上新臺階 全社會用電量增長近1000億千瓦時
江西持續推進特高壓落點江西取得重大成果,2021年江西實現“一交一直”一年雙投,區外送江西的能力由過去的260萬千瓦增加至780萬千瓦,大幅提升了江西能源電力供應保障能力。2022年度夏期間,國家電網公司組織跨區跨省余缺互濟,通過雅湖特高壓直流等通道支援江西,高峰時段最大入贛電力達600萬千瓦、占該省用電負荷的五分之一。該省總裝機規模達到5270萬千瓦,較2012年增加3333萬千瓦,增長172%。其中新能源裝機容量達1735萬千瓦,較2012年增加1702萬千瓦,增長近51倍,新能源裝機占總裝機的比重達33%。十年來,江西省生產總值年均增長8.4%,年均用電保持近兩位數的增長,全社會用電量從2012年868億千瓦時增長到2021年的1863億千瓦時。用電負荷12創歷史新高,最大值3329萬千瓦,較2012年最大值高出1972萬千瓦,增長145%。實現“保重點、保民生、保安全、不拉閘”的保供目標。
用電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提升人民群眾用電“獲得感”“幸福感”
省力、省時、省錢的“三省”和零上門、零審批、零投資的“三零”服務廣泛推廣:推廣使用“網上國網”APP,客戶足不出戶就能通過手機在線辦理20多項用電業務;推行“一證辦”“刷臉辦”,客戶平均辦電時間壓減60%以上;嚴格執行電價優惠政策,積極應對疫情影響,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四年累計降低社會用電成本近400億元。江西“獲得電力”指標在國務院營商環境評價中獲得“優秀”,供電優質服務水平位居全國前列。城鄉“一張網”,共享“小康電”。縣域戶均配變容量達2.84千伏安/戶,較2012年增長120%。大力推廣帶電作業、“零點”檢修,該省綜合供電可靠性達99.90%,臺區年停電時長降至2.33小時,“不停電、少停電”成為新常態。
數字賦能電網自動化、智能化發展 該省2400多萬客戶可實時掌握用電信息
十年來,江西電網規模日益擴大,企業用工總量逐年下降,勞動效率大幅提升,歸根到底得益于科技創新技術進步。智能電表的全覆蓋,讓該省2400多萬客戶可實時掌握用電信息,獲取能效賬單,科學合理用電,節約用電成本。助力政府決策參考。深化電力大數據應用,打造“電力看經濟”“電力看復工復產”多元化實用大數據產品,為政府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數據支撐和重要依據。
接入新能源項目超過12.1萬個 減排二氧化碳1330萬噸
江西電網累計接入新能源項目超過12.1萬個。特高壓將西南清潔能源輸入江西,每年可為江西節約標準煤434萬噸,減排二氧化碳1330萬噸。建成99座高速公路充電站,接入充電樁2.6萬個,累計投資481.2億元用于農村電網建設改造,完成該省269個深度貧困村電網改造,3270個小城鎮(中心村)電網改造升級、3126個自然村新通動力電改造。
砥礪奮進,啟航新程。江西電網將聚焦“作示范、勇爭先”目標要求,全力保障電力供應,全力推進能源轉型,全力助推“雙碳”目標,為加快建設具有中國特色國際領先的能源互聯網企業,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江西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