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馬甲”千方百計服務麥收
5月30日,國網禹州市供電公司壓縮工期,連夜施工,對朱閣鎮石河1#400V臺區順利完成農網線路升級改造,全力保障農民麥收期間可靠供電。“老鄉,咱收割小麥時一定要遠離電桿、拉線,防止倒桿,時刻注意安全啊,有問題找電工。”該公司焦裕祿共產黨員服務隊隊員李向陽在朱閣鎮小郝莊村田地里對正在收割麥子的農戶叮囑道。
截至5月31日17時,河南全省收獲小麥951萬畝,日投入聯合收割機4.9萬臺。省電力公司積極踐行“優質、方便、規范、真誠”的服務理念,成立1303支共產黨員服務隊,出動6311人和2162臺搶修車輛,堅持“三夏”期間24小時值班制度,為夏糧豐產豐收提供安全可靠供電服務,千方百計保麥收。
省電力公司建立健全省包市、市包縣、縣包所、所包臺區領導包保責任制,編制印發《做好電力服務“三夏”工作》《致收割機駕駛員的一封信》等通知,組建全省“三夏”電力服務隊1303支,實行“三夏”期間24小時值班制度,出動人員6311人次、車輛2162臺次,從加大安全用電宣傳、“三夏”用電服務綠色通道、夏播灌溉用電保障、防災救火管理等10個方面,積極做好“三夏”電力服務工作,為夏糧豐產豐收提供安全可靠供電服務。
6月1日,國網南陽供電公司焦裕祿共產黨員服務隊深入田間地頭,幫農戶檢修打麥機。(陳草原/攝)
正陽縣大林鎮民鑫糧業糧食烘干點機器轟鳴,糧食烘干機正開足馬力,將剛收割的小麥通過傳輸帶輸送到烘干塔內脫水干燥。機器旁邊,3名身著共產黨員服務隊紅馬甲的供電員工全天候駐守在烘干點,幫助檢查糧食機的配套電力設備及用電線路,保障烘干機滿負荷運行。
“這幾天連續降雨,小麥烘干任務重。4臺烘干機24小時連軸轉,每天能烘干小麥70噸,截至目前已經烘干小麥1000多噸。多虧‘紅馬甲’及時上門服務,有效保障了我們的用電需求,現在烘干設備可以放心地馬不停蹄全線工作。”烘干點負責人徐林介紹說。
省電力公司針對小麥烘干、脫粒等新增用電需求,主動對接客戶上門服務,簡化用電報裝流程,提高辦電效率,確保在烘干設備調試前完成送電。與此同時,加強負荷預測,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開展全量機井臺區電壓、電量在線監測,科學安排電網運行方式,精準保障用電需求。截至目前,省電力公司已對從事小麥烘干、脫粒的5.8萬用戶進行回訪,充分了解用戶用電需求,協助用戶對電氣設備進行隱患排查,共排查治理用電隱患977處。
此外,省電力公司還對農電線路及拉線進行全面巡視檢查,累計發放13.1萬余份安全宣傳資料,通過現場講解、廣播等方式提醒農機手安全操作,防止機械碰桿碰線。
“滿格電”保駕護航顆粒歸倉
“老鄉,糧庫收濕麥子。走,咱們一塊拉過去。”南召縣云陽供電所共產黨員服務隊隊員張智倫和同事對西坪村村民張小群招呼道。
“我一直發愁這幾天連陰雨,這3畝剛收割的麥子再不晾曬就要出芽了,這下太好了!”張小群興沖沖招呼家人,和張智倫與同事合力把屋里成袋的糧食裝上車,運到8里開外鎮上的糧庫。剛到糧庫,就見不少農戶也開著三輪車拉著滿車麥子來賣糧。
“你們也知道收濕麥子?”“供電員工一大早就挨家挨戶交代啦。”“多虧他們幫忙,要不這收成可算泡湯了!” 張小群和鄰居打著招呼,話語里透出滿滿謝意。
糧庫里烘干機正在全速運轉,小麥從下料口進入烘干艙循環烘干后又到輸送帶上。張智倫和同事仔細檢查著線路、開關,他叮囑同事,要認真查看,這關系著農民一冬一春的收成,可不能馬虎。
“小麥最怕收割后遇雨天霉變、發芽,這會嚴重影響農戶收成。這幾天烘干機全天24小時運轉,供電員工天天上門服務,保障我們的用電需求,糧庫收糧底氣更足了!”糧庫負責人趙看著新裝好鼓囊囊的麥袋,樹起了大拇指,
為確保小麥顆粒歸倉,國網南召縣供電公司主動對接農村農業部門,對涉農供電線路及設備進行巡視檢查、紅外測溫,做好排澇用電服務。同時,開辟烘干設施用電綠色通道,加快臨時用電接入,實行“容缺辦理”,急事急辦、特事特辦,必要時允許先用電后報裝,并協助小麥烘干、脫粒等用戶開展安全隱患檢查,對存在的隱患現場幫助整改,為糧食安全生產提供可靠的供電服務。目前,該縣13臺烘干機正在全速運轉,南召縣供電公司將繼續為小麥顆粒歸倉提供“滿格電”。
作為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工程河南糧食生產核心主產區,南陽市擔負著國家糧食生產安全的重要政治任務。國網南陽供電公司在夏糧搶收的大考中,及時響應用電需求,簡化用電報裝流程,新增高壓6戶,總容量1675千伏安,并集結近千人成立百余支“三夏”保電服務隊,全程做好供電服務,保障夏糧收割、烘干、倉儲各環節安全可靠用電,全力以赴確保夏糧搶收入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