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深圳從“深圳速度”向“深圳質量”轉變,深圳電網也在服務城市發展的過程中不斷做大做強。2015年,深圳全市終端用戶平均停電時間2.1小時/戶。自2007年深圳市出臺全國首個地市級供電可靠性規劃以來,可靠性就如同記憶芯片般根植于深圳供電局每一位員工的腦海,驅動著該局內部規劃建設、生產運行與營銷服務各個環節工作的提升轉變。
配網問題逐一消滅
深圳市重點開發和建設的中心城區福田,聚集了全市70%以上的持牌金融總部機構、50%以上的創投機構、70%的物流總部和60%的安防企業總部,是深圳的行政、文化、金融、信息和國際展覽中心。
為提供國際領先的供電服務,深圳供電局提出要在福田區創建國際一流配電網。預計到2020年,福田區共有變電站33座,變電容量759.7萬千伏安,10千伏線路581回,可轉供電率達100%。其中,核心區用戶停電時間小于2.5分鐘,各項指標均達到國際頂尖一流水平;非核心區用戶停電時間小于5分鐘,各項指標均達到國際一流水平。
為達成建設國際頂尖一流配電網的目標,深圳供電局在網格化管理的基礎上,綜合考慮不同供電分區的用電負荷特性,按中央商貿、商住綜合、工業、文教等類別形成若干個典型分區,進而將供電可靠性的目標分解至各個區域,為區域定下分解目標,并制定可行的技術標準和管理機制。同時,制定了電網建設的最低標準和對應管理策略,嚴格規定網架結構、供電安全標準、設備配置選型、配網自動化、配網通信等內容,按照標準“查漏補缺”,按照策略固化流程,從而解決現有配電網在規劃、運行、營銷等各專業仍存在的問題。
據了解,自去年底開始,深圳供電局著手收集配電網存在的問題,所有問題一律納入計劃,集中“剿滅”。同時,根據問題的嚴重程度,該局對問題按3個星級進行評級分類,其中三星問題緊急迫切,必須在下一年夏季用電高峰來臨前解決,一、二星問題納入整改計劃,需在期限內解決。
“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我們暴露出來的配網問題近6000項,其中網架類問題4987項,運行類問題999項。”深圳供電局計劃發展部配網規劃科科長馬彬介紹,發現的問題與對應的解決項目可以通過編碼管理形成對應關系,做到“有始有終”,各專業也能互相監督,形成合力,共同解決問題。
按照“找問題、理思路、搭框架、廣參與”的思路,該局從配網技術和管理兩方面構建深圳配網規劃、運營策略。在解決表象問題的基礎上,深度挖掘該局在技術標準上存在缺失或不完善的地方,發現在管理流程中各業務環節目標不一致等問題,由此制定針對性強的高績效提升舉措,形成覆蓋全業務維度、綜合最優的配網提升策略。
力爭配網不停電作業開展率超90%
“既然停電還不能完全避免,那我們就要通過構建并應用不停電作業技術體系讓客戶盡量少受停電影響甚至完全不受影響。”這是近年來深圳供電局可靠性管理人員的共識。
然而,傳統的帶電作業模式對電纜化率超過90%的深圳作用非常有限,而新興的電纜旁路作業、移動電源作業等技術受取電電源或接入點的制約較大,且缺乏完善的技術標準和應用策略,導致了新技術的應用不足。如何構建具有深圳特色的不停電作業技術體系,成為了深圳供電局的重要命題。
“近年來,我們梳理整合原有技術,開展不停電作業應用策略、優選原則、作業流程優化研究,制定相關的技術、管理規范,并針對各類不停電作業技術的應用局限與安全隱患研發新的裝置與技術。”深圳供電局生產技術部供電質量管理科不停電作業管理專責黃湛華說,“從試點到全面鋪開,現在終于看到了成效。”截至今年8月,該局已進行配網不停電作業1149次,同比增加27%,其中電纜旁路作業89次,有效減少用戶平均停電時間1.65小時。2015年,深圳供電局便建立了配電網全業務不停電作業體系。其中,配電網全業務涵蓋工程改造、設備檢修、試驗、業擴報裝及故障搶修等各類配網作業;而不停電作業,則包括架空帶電、電纜旁路、中壓發電車、低壓發電車等短時停電或不停電作業。
“十三五”期間,該局將開展不停電作業重點技術強項攻關,全面提升中壓電纜類不停電作業能力,拓展低壓帶電及旁路新業務,強化作業全過程風險管控,提高作業技術水平及外協業務支持能力,力爭2020年,配網不停電作業開展率超過90%。 來源:中國電力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