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以來,社會用電需要不強,燃料價格高位運行,煤電之爭懸而未決。對中國發電企業來說,日子依然是很艱難的,不少企業依舊陷在虧損困境中。然而,也有個別企業克服困難,突出重圍,走出虧損泥淖,實現了微利,中國國電集團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根深方能葉茂,固本才能興業。國電集團從虧損走向贏利,是各項工作扎實、深入、有序推進的結果,是“一手抓挖潛,一手抓轉型”的結果。
?? ?積極上大壓小?優化電源結構
????“十一五”以來,國家重鎊推出上大壓小政策,加快小火電機組的關停力度,截至今年6月底,全國關停小火電7467臺5407萬千瓦。對國電集團來說,上大壓小既是國家政策要求,更是企業自身發展壯大的需要。2009年上半年,國電集團關停小火電機組15臺122萬千瓦,累計關停416.7萬千瓦。目前,國電集團30萬千瓦以上火電機組占火電裝機的比例達到81.3%,比年初提高2.8個百分點,較成立時提高41.3個百分點。火電平均單機容量在2008年底達到25.2萬千瓦/臺的基礎上,再向前進了一步。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今年上半年,國電集團著眼于“遠慮”上大壓小,以避免屆時出現“近憂”。按照年初確定的目標,全年計劃關停40臺306萬千瓦,下半年將關停25臺184萬千瓦。而按照國電集團加快結構調整的戰略,2010年力爭關停300萬千瓦小火電機組,其中120.6萬千瓦為計劃內必須關停機組。對于“十二五”的關停工作,國電集團也已明確關停原則,10萬千瓦及以下小火電機組將全部關停。到2012年,國電集團火電平均單機容量將達到38萬千瓦/臺。
????除舊迎新,有破有立。與關停小火電相伴隨的,是新的大機組的出現。今年6月2日,國電北侖電廠迎來令人歡欣的一刻,三期擴建工程第2臺百萬千瓦超超臨界機組正式投入商業運行,電廠裝機容量突破500萬千瓦。至此,國電百萬千瓦級超超臨界機組達到了4臺。大容量、高參數機組的增加,對優化電源結構、降低單位供電煤耗發揮了較大作用。據悉,北倫電廠6號機組(100萬千瓦)煤耗為289.3克/千瓦時,在同類機組中處于領先水平。
????在火電機組升級的同時,國電集團水電、風電等發電形式也呈齊頭并進之勢。截至2009年6月底,國電集團可控裝機容量7490萬千瓦,比年初增長6.6%。其中水電、風電等清潔能源797萬千瓦,為成立時的2.5倍。風電規模達到326萬千瓦,在規模、技術、管理和人才上均處于國內領先地位。此外,國電集團潮汐發電、地熱發電也走在國內企業前列。
????不過,盡管國電集團新能源發展勢頭迅猛,但由于火電裝機基數大,其他發電形式比重還比較低,優化電源結構的任務還比較重。
????深入挖掘潛力?降成本增效益
????在國電集團上下,有一筆賬算得清清楚楚:按2008年情況測算,國電集團供電煤耗每降低1克,將減少成本約1.6億元;廠用電率每下降0.1個百分點,將減少成本約1億元。
????思想有多遠,就能走多遠。國電集團看到了挖潛的巨大效益,而更可貴的是其以實際行動將這種潛在的效益變為現實的效益。今年上半年,據中電聯統計,全國供電煤耗為340克/千瓦時,同比下降7克/千瓦時。而國電集團通過開展對標管理、節能評價、技術改造等一系列措施,使供電煤耗下降至334克/千瓦時,同比下降了9克/千瓦時,降幅高于行業降幅。
????據了解,今年上半年,國電集團電力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84.6%,燃料成本占火電企業生產成本的69.7%,利息支出占發電企業成本費用的11.6%。朱永芃分析認為,能否準確把握電力、燃料、資金三個主要市場,是提高盈利水平的關鍵因素。
????國電集團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上半年,國電集團在控制電煤價格、開拓電力市場、強化資金管理等方面進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據悉,國電集團上半年通過完善燃料管理體制、修訂燃料管理制度、開拓海外供煤渠道,入爐綜合標煤單價控制在562.47元/噸,同比升高0.41元/噸,在煤炭企業漲價聲一片的情況下,較好地控制了燃料價格。其中,國電江蘇公司按照性價比最優原則靈活采購,綜合標煤單價為647.9元/噸,同比下降了90.56元/噸。東北公司摻燒經濟煤種48萬多噸,節約燃料成本3514萬元。
????上半年,在全國發電量下降1.7%、全社會用電量下降2.24%的情況下,國電集團積極開拓市場,實現發電量同比增長5.2%,售電量增長4.82%。其中,四川公司利用機組地處負荷中心、電網安全保障需要、國家資源綜合利用等政策,取得優先發電權,機組平均利用小時數達2553小時,高出當地平均水平765小時。東北公司在吉林省競得上網電量2.1億千瓦時,增加邊際收益約2342萬元。
????同時,國電集團通過發行中期票據、引入信托基金等方式,引進低息資金近453億元,節約財務費用約5億元。在實現資產總額比年初增長24%的同時,較好地控制了資產負債率增幅。
????“我們不等不靠,眼睛向內,深入挖掘潛力,全面提升經營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成效十分明顯。”國電集團總經理、黨組副書記朱永芃對挖潛帶來的效益高度肯定。
????當然,在煤價高位運行、電力需求不旺的惡劣環境下,挖潛帶來的效益難以逆轉經營困難的局面。
????加快企業轉型?增強綜合實力
????在今年的工作會上,國電集團總經理、黨組副書記朱永芃斬釘截鐵地說:“加快建設國內一流的綜合性能源集團。”這是在2008年企業轉型取得新突破后,國電集團吹響的更為響亮的前進號角。在改造提升常規發電產業、重視發展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產業的同時,國電集團積極開發煤炭資源、發展科技環保等相關產業,探索建設綜合性能源集團的發展道路。
????據了解,今年上半年,國電集團加快了煤炭相關產業的發展步伐。并購內蒙古能源投資公司新增煤炭資源16億噸,東北公司、新疆公司分別落實煤炭資源15億噸、11億噸,新疆成為國電集團繼內蒙古、東北之后的重要能源基地。國電集團所屬國電電力完成對寧夏英力特集團的控股重組,成為國電集團在煤化工領域的重大突破,英力特麾下年產400萬噸的煤炭資源也歸至國電旗下。至6月底,國電集團實現控制煤炭資源132億噸,超額完成了年初確定的年度目標。
????在高科技和新能源制造業方面,國電集團等離子點火、風機制造、空冷設備等產業規模不斷擴大。風機制造基地建設進展順利,保定基地、連云港基地、赤峰葉片基地相繼開工建設,年底有望形成1200臺套/年的生產能力。寧夏2×2500噸/年的多晶硅項目,第一條生產線已經開工建設,明年9月將形成生產能力;鄂爾多斯2×1500噸/年的多晶硅項目,第一條生產線進入了開工階段。
????國電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國電集團相關產業新的利潤增長點逐步形成,對企業利潤貢獻率明顯提高。上半年,科環集團、燃料公司、財務公司、物資集團、蒙能公司、平莊煤業、英力特等7家企業實現利潤大幅增長。2008年以來,相關產業累計貢獻利潤超過30億元。
????今年上半年,國電集團形成了更加明晰的企業轉型戰略。朱永芃說:“以大力發展新能源引領企業轉型,是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取得的重要成果,是優化調整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的必然選擇,是建設國內一流綜合性能源集團的必由之路。”風電、太陽能等新能源將成為國電集團轉型的急先鋒。到2012年,國電計劃實現風電裝機1200萬~1500萬千瓦,占公司總裝機的11%~14%,建成并網光伏電站和秸稈、垃圾發電等裝機50萬千瓦,煤炭自給率超過20%,相關產業實現年利潤總額60億元。?
????根深方能葉茂,固本才能興業。國電集團從虧損走向贏利,是各項工作扎實、深入、有序推進的結果,是“一手抓挖潛,一手抓轉型”的結果。
?? ?積極上大壓小?優化電源結構
????“十一五”以來,國家重鎊推出上大壓小政策,加快小火電機組的關停力度,截至今年6月底,全國關停小火電7467臺5407萬千瓦。對國電集團來說,上大壓小既是國家政策要求,更是企業自身發展壯大的需要。2009年上半年,國電集團關停小火電機組15臺122萬千瓦,累計關停416.7萬千瓦。目前,國電集團30萬千瓦以上火電機組占火電裝機的比例達到81.3%,比年初提高2.8個百分點,較成立時提高41.3個百分點。火電平均單機容量在2008年底達到25.2萬千瓦/臺的基礎上,再向前進了一步。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今年上半年,國電集團著眼于“遠慮”上大壓小,以避免屆時出現“近憂”。按照年初確定的目標,全年計劃關停40臺306萬千瓦,下半年將關停25臺184萬千瓦。而按照國電集團加快結構調整的戰略,2010年力爭關停300萬千瓦小火電機組,其中120.6萬千瓦為計劃內必須關停機組。對于“十二五”的關停工作,國電集團也已明確關停原則,10萬千瓦及以下小火電機組將全部關停。到2012年,國電集團火電平均單機容量將達到38萬千瓦/臺。
????除舊迎新,有破有立。與關停小火電相伴隨的,是新的大機組的出現。今年6月2日,國電北侖電廠迎來令人歡欣的一刻,三期擴建工程第2臺百萬千瓦超超臨界機組正式投入商業運行,電廠裝機容量突破500萬千瓦。至此,國電百萬千瓦級超超臨界機組達到了4臺。大容量、高參數機組的增加,對優化電源結構、降低單位供電煤耗發揮了較大作用。據悉,北倫電廠6號機組(100萬千瓦)煤耗為289.3克/千瓦時,在同類機組中處于領先水平。
????在火電機組升級的同時,國電集團水電、風電等發電形式也呈齊頭并進之勢。截至2009年6月底,國電集團可控裝機容量7490萬千瓦,比年初增長6.6%。其中水電、風電等清潔能源797萬千瓦,為成立時的2.5倍。風電規模達到326萬千瓦,在規模、技術、管理和人才上均處于國內領先地位。此外,國電集團潮汐發電、地熱發電也走在國內企業前列。
????不過,盡管國電集團新能源發展勢頭迅猛,但由于火電裝機基數大,其他發電形式比重還比較低,優化電源結構的任務還比較重。
????深入挖掘潛力?降成本增效益
????在國電集團上下,有一筆賬算得清清楚楚:按2008年情況測算,國電集團供電煤耗每降低1克,將減少成本約1.6億元;廠用電率每下降0.1個百分點,將減少成本約1億元。
????思想有多遠,就能走多遠。國電集團看到了挖潛的巨大效益,而更可貴的是其以實際行動將這種潛在的效益變為現實的效益。今年上半年,據中電聯統計,全國供電煤耗為340克/千瓦時,同比下降7克/千瓦時。而國電集團通過開展對標管理、節能評價、技術改造等一系列措施,使供電煤耗下降至334克/千瓦時,同比下降了9克/千瓦時,降幅高于行業降幅。
????據了解,今年上半年,國電集團電力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84.6%,燃料成本占火電企業生產成本的69.7%,利息支出占發電企業成本費用的11.6%。朱永芃分析認為,能否準確把握電力、燃料、資金三個主要市場,是提高盈利水平的關鍵因素。
????國電集團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上半年,國電集團在控制電煤價格、開拓電力市場、強化資金管理等方面進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據悉,國電集團上半年通過完善燃料管理體制、修訂燃料管理制度、開拓海外供煤渠道,入爐綜合標煤單價控制在562.47元/噸,同比升高0.41元/噸,在煤炭企業漲價聲一片的情況下,較好地控制了燃料價格。其中,國電江蘇公司按照性價比最優原則靈活采購,綜合標煤單價為647.9元/噸,同比下降了90.56元/噸。東北公司摻燒經濟煤種48萬多噸,節約燃料成本3514萬元。
????上半年,在全國發電量下降1.7%、全社會用電量下降2.24%的情況下,國電集團積極開拓市場,實現發電量同比增長5.2%,售電量增長4.82%。其中,四川公司利用機組地處負荷中心、電網安全保障需要、國家資源綜合利用等政策,取得優先發電權,機組平均利用小時數達2553小時,高出當地平均水平765小時。東北公司在吉林省競得上網電量2.1億千瓦時,增加邊際收益約2342萬元。
????同時,國電集團通過發行中期票據、引入信托基金等方式,引進低息資金近453億元,節約財務費用約5億元。在實現資產總額比年初增長24%的同時,較好地控制了資產負債率增幅。
????“我們不等不靠,眼睛向內,深入挖掘潛力,全面提升經營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成效十分明顯。”國電集團總經理、黨組副書記朱永芃對挖潛帶來的效益高度肯定。
????當然,在煤價高位運行、電力需求不旺的惡劣環境下,挖潛帶來的效益難以逆轉經營困難的局面。
????加快企業轉型?增強綜合實力
????在今年的工作會上,國電集團總經理、黨組副書記朱永芃斬釘截鐵地說:“加快建設國內一流的綜合性能源集團。”這是在2008年企業轉型取得新突破后,國電集團吹響的更為響亮的前進號角。在改造提升常規發電產業、重視發展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產業的同時,國電集團積極開發煤炭資源、發展科技環保等相關產業,探索建設綜合性能源集團的發展道路。
????據了解,今年上半年,國電集團加快了煤炭相關產業的發展步伐。并購內蒙古能源投資公司新增煤炭資源16億噸,東北公司、新疆公司分別落實煤炭資源15億噸、11億噸,新疆成為國電集團繼內蒙古、東北之后的重要能源基地。國電集團所屬國電電力完成對寧夏英力特集團的控股重組,成為國電集團在煤化工領域的重大突破,英力特麾下年產400萬噸的煤炭資源也歸至國電旗下。至6月底,國電集團實現控制煤炭資源132億噸,超額完成了年初確定的年度目標。
????在高科技和新能源制造業方面,國電集團等離子點火、風機制造、空冷設備等產業規模不斷擴大。風機制造基地建設進展順利,保定基地、連云港基地、赤峰葉片基地相繼開工建設,年底有望形成1200臺套/年的生產能力。寧夏2×2500噸/年的多晶硅項目,第一條生產線已經開工建設,明年9月將形成生產能力;鄂爾多斯2×1500噸/年的多晶硅項目,第一條生產線進入了開工階段。
????國電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國電集團相關產業新的利潤增長點逐步形成,對企業利潤貢獻率明顯提高。上半年,科環集團、燃料公司、財務公司、物資集團、蒙能公司、平莊煤業、英力特等7家企業實現利潤大幅增長。2008年以來,相關產業累計貢獻利潤超過30億元。
????今年上半年,國電集團形成了更加明晰的企業轉型戰略。朱永芃說:“以大力發展新能源引領企業轉型,是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取得的重要成果,是優化調整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的必然選擇,是建設國內一流綜合性能源集團的必由之路。”風電、太陽能等新能源將成為國電集團轉型的急先鋒。到2012年,國電計劃實現風電裝機1200萬~1500萬千瓦,占公司總裝機的11%~14%,建成并網光伏電站和秸稈、垃圾發電等裝機50萬千瓦,煤炭自給率超過20%,相關產業實現年利潤總額6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