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西電力工業發展再上新臺階 2009年,山西電力建設成效顯著,一批新型火力發電廠相繼建成投產,西龍池抽水蓄能電站有限責任公司兩臺機組投產并入山西電網,從而使山西電網調峰、填谷、調頻、調相和應對緊急事故的能力明顯提升,進一步增強和改善了山西電網的安全可靠性。同時,全省風力發電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全省發電設備容量邁上新臺階。2009年末,全省發電設備容量首次突破4000萬千瓦,達到4089.35萬千瓦,比上年增加454.57萬千瓦,增長12.5%,占全國發電設備容量的4.68%。其中,火力發電設備容量3912.64萬千瓦,占95.68%;水力發電設備容量160.67萬千瓦,占3.93%。30萬千瓦以及上發電設備容量占3/4左右。 全省發電量穩中趨升。2009年,全省發電量1873.8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4.29%,居全國第7位,約占全國發電量的5%。其中,火電1848.76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4.29%;水電21.66億千瓦時,比上年下降6.5%。風力發電量等3.38億千瓦時,實現“零”的突破。 二、“特高壓輸電”成功運行,山西外送電量創歷史新高 2009年,1000千伏晉東南-荊門-南陽特高壓交流試驗示范工程正式投入運行,打開了山西“北電南送”高速大通道,山西外送電力能力實現了歷史性突破,也使山西電網成為全國技術水平最高、輸送能力最大、運營能力最強的電網之一,為山西進一步開拓電力市場、擴大輸電規模,加快建設國家新型能源和工業基地,提供了更為堅實的電網支撐。通過特高壓電網實現“北電南送”不僅有效緩解了南方用電緊張的局面,而且也開辟了山西能源運輸新方式,為山西轉型發展提供了契機,加快了山西由能源大省向能源強省的轉變和跨越。同時,特高壓電網也進一步優化了我省的資源配置,推動了低碳經濟發展。2009年1月6日至5月19日,通過特高壓向華中電網送電33.14億千瓦時;10月20日至12月31日,送電22.34億千瓦時。全年送電55.48億千瓦時,占全省外送電量的9.23%。 受特高壓輸電之影響,山西外送電量再創歷史新高。2009年,全省外送電量601.27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16.87%。外送電量占全省發電量的32.09%,同比較上年提高3.46個百分點。山西外送電量繼續位居全國各省區前列。 三、全省用電量持續回升,12月用電量創全年新高 2009年,全社會用電量和工業用電量總體較上年下降,但降幅持續回落,特別是從6月份起,全社會用電量一直保持在100億千瓦時以上,四季度起止跌回升,呈現出加速增長之勢,各月分別比上年同月增長9.55%、19.87%和24.45%,12月份全社會用電量高達130.45億千瓦時,用電量及增幅均創全年各月新高。其中,工業用電量從6月份起逐月回升,2009年12月一舉突破100億千瓦時,達到105.41億千瓦時,比上年同月增長21.35%,全省工業用電量及增速均重返歷史最高運行區間。 2009年全社會用電量1267.54億千瓦時,比上年下降3.56%,約占全國的3.5%。其中,工業用電量1027.74億千瓦時,比上年下降6.8%。 四、電力工業增速明顯加快,綜合效益明顯好轉 2009年,山西電力行業堅持科學管理、穩健發展,進一步加大節能減排力度,高度重視電網安全,加大對電網的投資改造,取得了明顯成效,全省電力工業形勢明顯好轉。山西電力工業在支持全省經濟、服務全國發展大局中再創新業績。2009年,全省規模以上電力工業增速從6月份起基本呈現出逐月加快之勢,全年實現工業增加值325.38億元,比上年增長8.4%,增速較上年加快3.9個百分點,占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較上年提高1.6個百分點。電力工業對全省工業增長的貢獻率超過50%,約拉動全省工業增長1.4個百分點;全省規模以上電力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897.81億元,同比增長10.92%;實現利稅24.76億元,同比增長37.29%;虧損企業虧損額41.16億元,同比下降31.54%;雖然盈虧相抵后仍然凈虧損21.49億元,但同比下降47.75%。其中,12月全省電力工業已實現利潤4.71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