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經濟報記者 洪夢婷 報道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鄉村要振興,電力需先行。2月14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河南省“實事惠民生 聚力謀出彩”主題系列第三場新聞發布會,介紹2021年推動農村電網提檔升級民生實事落實情況和下一步打算。
跑出加速度 提升滿意度
發布會上,省電力公司副總經理張立慶表示,2021年農村電網提檔升級建設任務提前一個月(2021年11月23日)全部完成,共計投資18.47億元,建成10千伏及以下電網項目3082個,新建改造配電變壓器5004臺、容量101萬千伏安,新建改造10千伏及以下線路7503千米。
供電能力持續提升。2021年我省全社會用電量達到364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5%,持續保持高速增長,農村電網改造后,有效滿足了度冬度夏高峰時段農村用電增長的需求,服務了廣大農村招商引資、發展地方經濟、百姓生活水平提升。
供電可靠性不斷提高。農網10千伏線路互聯率顯著提高,同比增長17個百分點,10千伏線路停運率同比下降48.88%,有力保障了群眾可靠安全用電。
供電服務水平大幅提升。農網電壓合格率提升到99.847%,低電壓和頻繁停電問題工單同比下降80%以上,人民用電滿意度明顯提升。
生活用上“放心電”生產用上“致富電”
農村電網提檔升級具體給群眾的生產生活帶來了哪些改變?省電力公司發展部副主任孫建華當場給大家舉了兩個例子:
電烤煙。烤煙是我省不少地方的支柱產業,比如豫西山區的宜陽縣,電網改造前,該縣烤煙主要依靠傳統燃煤烤房,溫度不好控制,烤出來的煙葉質量不好,很多人煙熏火燎幾十年,落下了一身的病根子。電網改造升級后,供電充足了,大家都使用上了電烤煙,平均每炕煙葉能節約費用300元左右,一個80炕的廠區一個月就能省近10萬元。
電炒茶。信陽新縣有一個茶廠,叫香山湖茶廠。電網改造前,通過煤炭加熱、人工炒茶,成本高且不說,炒茶速度比較慢。電網改造升級后,供電穩了,這個茶廠引入全電動生產設備,能自動殺青、揉捻、干燥,每年成本比以前降低了近20萬元。
“這兩個例子都生動表明,農村電網提檔升級,不僅大幅改善了群眾的生活水平,也給群眾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孫建華說。
六大專項工程 確保供電需要
“‘十四五’期間,我省將實施農村電網六大專項工程,分別是:實施脫貧地區電網提升工程、實施高標準農田電網配套工程、實施鄉村產業電能替代工程、實施村莊電網改造升級工程、實施農村現代能源建設工程、實施鄉村供電服務提升工程,以此確保農村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供電需要。”省發改委電力處副處長周勇杰說。
實施高標準農田電網配套工程。圍繞我省2025年建成8000萬畝以上高標準農田目標,做好新增機井供電設施配套建設,保障農田機井、高效節水灌溉等農業水利命脈可靠用電,助力糧食穩產增產。
實施農村現代能源建設工程。加快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服務66個分布式光伏試點縣新能源發展,加強可再生能源、分布式電源接入及消納電網建設,實現“應并盡并、應發盡發”,促進實現“雙碳”目標。